一个名校结,一场富贵梦,一颗游子心,一座品位城。
人生如登山,莫贪大道平。矗巅好下山,归零方向前。垂朽苍苍时,留下文两卷,不悔这一生,跌撞走完。
没到法院报道之前,在江苏逗留了一阵子,还去比较大的科技公司体验了一把流水线的生活。黑白班一月一轮回,每天上班换衣,安检,打卡,集合喊口号,上岗操作,一气呵成这程序化的工作。以工人的视角观察周围的生态,联想到过段时日要到法院入职,心生感悟,写下了那么一首诗。
名校无缘,游子心不灭,品位城矢志追求,于是,我选择了黄山。
不必说,黄山有优美亮丽而奇特多姿的风景,古人早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评价;也不必说,黄山有悠久独厚而儒致博雅的徽州文化,多少文人雅士在此留下稀世墨宝,安徽二字即取于“安庆”和“徽州”之中,从安庆学成归来,到古徽州,现在的黄山,实践理想;更不必说,她恢弘久远而又广为人知的响亮品牌,早已成为一种深厚的无形资产,福荫着山水下的世代居民,不少国家领导人驻足一览,无数国外友人闻名遐观。倘心愿在这里实现,梦想在这里结果,无悔矣!
去年,有一张“你幸福吗”的问卷席卷神州,问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之后,习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又是振奋了无数国人的精神;今年,黄山中院党组提出打造与黄山相媲美的“黄山法院”,“黄山法官”响亮品牌建设口号,则燃起了我们法律人心中的理想火焰。中央已明确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换,公务员的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那么,打造“法院”品牌建设,“法官”服务名片,无疑是顺势而为的带有设计性的工作思路。
习总书记的中国梦,对学法律的学生来说,愿社会责任分己一担者,都有个“法治梦”:愿法治昌明,厚德明法,格物致公。李克强总理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那么在这个梦中前进的点点滴滴,带给所有人的则是法治的红利,毕竟,“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而留给聊以法律人自称的我们来说,是小小的幸福。因为我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得到了认同。以前可能困于一些思想的束绊,法院的职能不能很好地体现,法官的职业形象不能很正地彰显。现在,在全国法治进程加快的趋势下,市中院提出的品牌建设创意,给我们打下了强心剂。以这个为奋斗目标,可以更好地凝聚法治力量,更快地推进法院建设,更有力地提升法官素养,树立美丽形象。
作为一个跨进职业大门不久的新人,自然对未来有很多的期许,我曾想象着很多种幸福,如家庭美满,恋爱甜蜜,婚姻和谐,最渴望的是事业功成的成就感,即职业幸福。其实法律人的职业幸福很简单,在法院独立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在当事人满意和赞赏的反馈中。然而达到这样的效果却不太容易,法院是一个纠纷的集中池,需要专业的法官用心去化解。做成独树一帜的品牌,让大家有口皆碑,更要走一段比较长的路。
首先,硬件上,法院建设应跟上现代化的潮流。至少,要有一个平面的官方网站,能做成3d版,效果会更好。因为网络早已普及,法院的窗口也已从现实版图移植到互联网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进行司法与行政管辖适度分离的改革,这就意味着,未来的案件跨地区的可能性更大。当事人对管辖法院的直观印象更可能来自于官方网站。还要对法院其他硬件设施进行完善,比如办公电脑等。
其次,就是重中之重的软件建设,即人才的引进。“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同理,法院之大,法官的业务水平举足轻重。针对不同的岗位需求引进不同的更高层次的人才,提高待遇。黄山的美,是天然,人工无以复制,但,黄山法院,黄山法官的美,靠故事,则能巧夺天工。一是可以开设法治讲堂,让经验丰富的办案法官讲述些意义深刻的公开案件,传播法治的影响力;二是可以进行“最美法官”评选活动,选出那些多年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无怨无悔,抛洒青春,业务精湛,广受好评的法官。荣誉是无价的,而激励是无限的。针对特殊情况可以拍摄纪录片,现在江苏苏南地区就有试行,反响很好;三是可以从裁判质量入手,黄山人口不多,案件数量也无法与皖北地区相比,唯有在质量上下功夫。一位法官一年只出一两份精品,工作几年就可以做出版刊物了。见不得光的判决书至少不会是优秀的判决书。薄熙来一案,案件全程公开,受到好评,这也是司法未来的趋势。
最后,就是文化建设了。法院文化氛围不强,大家就难有精气神,法院形象就不好树立。有次有幸到黄山中院报送材料,见到立案庭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还在看理论书籍,真是受用不少。有这样的氛围,想不专心做业务都难。正如黄山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一样,黄山法院也应在公正清廉之外打造自己的文化特点。官方可以开微博,可以邀请知名学者讲演,可以支持法官到院校培训等。
真心的希望在朝着黄山法院,黄山法官品牌建设的奋斗路上,自己这位职场新人能尽微薄之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获得小小的法律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