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体生活
不是潘金莲,也不是秦香莲
——《我不是潘金莲》观影有感
作者:吴 迟  发布时间:2017-02-12 11:36:26 打印 字号: | |
  京剧铡美案有秦香莲拦轿喊冤,今有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主人公李雪莲拦轿车上访。李雪莲不是潘金莲,但也不是秦香莲。秦香莲的冤屈,黑是黑,白是白,一目了然,而李雪莲的“讨个公道”复杂得多,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影片的开头,南方的雨夜,提着送给法官的东西,李雪莲从雨中走来,怀揣复杂的心情,叩响了法官的家门,也由此开启了一段黑色荒诞的故事。主人公李雪莲为了达到生二胎的目的,与丈夫秦玉河“假离婚”,然而半年后,李雪莲发现秦玉河居然与别人结婚了。李雪莲气愤之下到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双方是假离婚。从真假离婚之争到“潘金莲”的名声之争,李雪莲走上了长达十多年的漫漫上访路。

  李雪莲对判决不满,她气愤、委屈、大失所望,她把判决归咎于王公道“贪赃枉法”。观众们都知道,王公道真没收被告秦玉河一丁点好处,他恰恰是作出了正确的判决。同样面对侮辱的字眼,李雪莲咽不下这口气,王公道却心平气和地咽下去了……十余年后的一个早晨,当法官担心李雪莲进京上访,拎着东西敲开李雪莲家的门,胡乱攀亲戚喊人家“大表姐”时,我没有被幽默的台词逗笑,反而觉得有点小悲哀。

  看完这部直击涉法信访矛盾的电影后,如鲠在喉,感慨良多。李雪莲的信访故事是众多信访案件的缩影和集中展现,从开头到结尾,与法院、与一干法官的命运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电影太写实、太传神、太接地气。无奈、辛酸、甚至还透露出那么一丝悲凉。李雪莲和秦玉河真假离婚这出戏,本就不属于民事诉讼的范围,但法院在李雪莲三信五访下,管了,一管就管了十年,于是演绎出一部法官十多年来的传奇接访史。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女人离婚上访一开始是因为她接到法院的文书后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法院多次传唤之后,缺席判决。她认为她没到场,法院根本不应该判她离婚。经无数次解释答复之后,女人和信访工作人员越来越熟。有一天女人说:“每次来和你说说,心里就舒服一些了。”也许有些人信访真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是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值得深思的是,如何让“李雪莲”们和“王公道”们走出信访博弈迷局?如何让信访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正常的权利救济渠道去解决?

  少一些“李雪莲”式的无奈,多一些法律的理性,这是包括法院人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期盼。尽管影片结局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但现实中的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早已吹响号角。又是一年春风悄然而至,愿法治梦的理想照亮现实“李雪莲”们的新故事。
来源:屯溪区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张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