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徽州工作前,我不知道徽州有个叫富溪的地方,更不知道有个叫新田的村庄。一天,我问负责协调扶贫工作的同志,我们法院的扶贫点在哪里,他告诉我,在徽州区富溪乡的新田村,是著名的茶乡,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毛峰就出产在这里。
那么,富溪很有名,经常喝茶或喝毛峰的人都知道徽州的富溪,只怪我孤陋寡闻。听了同事的介绍后,我马上到网上进行了搜索:富溪乡在徽州区的北部,东边与歙县许村接壤,北边是黄山区的汤口镇。富溪是毛峰茶的原产地, 新田村又是核心产区。
第一次到富溪新田,是在春节前到我联系的农民家里慰问。过潜口,就进入了徽州北部的山区,道路不仅窄了许多,而且就着山势,变得蜿蜒曲折,像一条长蛇向大山深处游去。车沿着这条山道往大山里行驶,看到这片乡野的景致别具一格,看到这里的晨光更是明媚。从车窗往外看,两边高山的植被浓郁葱茏,满目苍翠,那种绿色带有一种原始狂野味道,无论你接受不接受,都直逼你的眼帘,让你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因为是早春,溪中的水流不大,但清澈见底,尤其是青山倒映溪中,如同一块长长的碧玉嵌在两山之间。
车行一个小时,我们到达富溪乡政府。乡政府坐落在一个缓坡上,背靠大山,面对富溪。乡政府的门前是一个大大的广场,广场上虽然有绿化,但与周围的群山相比,显得有点单薄和寒碜。广场上有一座不高的半身塑像,富溪乡的林乡长告诉我,这是徽商谢正安的塑像。谢正安的名气在清末可不小,他出生在富溪的漕溪村,不仅是黄山毛峰的创始人,而且是“谢裕大”商行的创立者。谢正安有徽商的精明和干练,从光绪元年在徽州漕溪开办“谢裕大茶行”,到把茶行业务扩展到上海、东北营口等地,成为徽州六大茶庄之首也就花了几年时间。据《祥字阄书》记载:谢正安除去未作价产业甚多外,家里积累有价产业约五万元,宝银也有3400两,可见,他在当时是富甲一方。在上海的虹口区,现在还有一条漕溪路,听漕溪村的老百姓说,这条路就是因为“谢裕大茶行”和谢正安在此经营而命名的。
新田村位于蛇形山道的尾部,是富溪乡的一个偏远山村,虽然叫新田,但没有看到面积超过一亩的田地,足见皖南地区山多田少。我们再从乡政府出发,半个小时到达了富溪的新田村部。新田村的村部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坐落在三叉路口,在群山环抱之中,这个建筑很不显眼。从村部向右拐进一条细小的山道,乘车十多分钟就看到了一群白墙黛瓦的建筑,散落在一个山坳之中,这就是新田自然村。新田自然村是隐匿在群山中低调的乡村,高山环抱中独有一份自然清新的灵气,这里与野花、森林、清泉、山雀相伴,沐浴在云雾中,沉醉在阳光里。
新田自然村的民居依山而建,在村中有几条弯弯曲曲的沟渠,渠中流淌着清清的泉水,都是从村庄背后山上流淌下来的,由沟渠再向下,汇入村边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再向下,流入到富溪中。行走在村间小道上,看到广阔茂盛的茶园,这恬静自然的风景,恰与周边古朴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到富溪,进新田,不是欣赏风景的,也不是考古考证什么的,而是带着扶贫任务来的。在村书记的引导下,我们到了蒋永顺家,他家建在一个山坡上,到他家要爬几道台阶。他家有三间正屋,在边上还有两间用于厨房、储藏的偏房,正房的外围是砖混的,内部全部是木质结构,这可能与山区的木材多相关。我在皖北工作过,到过一些农户的家里,感到与皖北农村相比,皖南农村的住房还是不错的,虽然家里有些凌乱,但不失家庭的温馨。
蒋永顺是一位黑瘦的山里汉子,个头不高,但很精神,会说普通话,与他交流没有困难。他告诉我,他家有三口人,夫妻两人和一个女儿,一年的收入有两万多元。我问他收入的来源,他说,茶叶每年有一万六千多元,看护香榧树苗每年有几千元,再加上养猪的收入,两万元没有什么问题。他告诉我,他们家主要是因为妻子生病,压力较大,每个月妻子都要到镇上的医院住院,虽然有大病统筹,但个人还是要拿一部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干活,想挣更多的钱就很难了。我问到他的小孩,他指着墙上贴的奖状,说小孩在徽州区潜口镇中学上初中,学习成绩不错,年年都得奖,说这话时,他脸上露出了满满的自豪和幸福。在临别的时候,我走到他家的厨房,看到在灶台上放着一碗没有吃完的豆腐和一碗剩下不多的苋菜。我问他生活怎么样?他说温饱没有问题,有时候还可以吃点肉。看到他家的生活,我心中充满慰藉,也为扶贫工作点赞。
在另一个山坡上,居住着八十多岁的蒋明花老人。老人身材矮小,身高不足一米五,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看到穿着朴素、满脸皱纹的老人,如同看到自己的祖母。老人的老伴前几年去世,家里实际有三口人:她、儿子、孙子。儿子因为离异出走在外,一直没有音讯,对家里的事情不管不问,现在只有她与孙子两人相依为命。孙子在潜口镇中学读初中,她一个人居住在三间房子里, 显得很空旷。见到我们到来,老人非常客气,不仅拿出了自产的花生,而且要倒茶,这可能是徽州人的待客之道。与老人交流不太顺畅,老人说的是一口徽州的方言,我几乎听不懂。在随行人员的翻译下,我还是听懂了大概的意思。老人家不担心吃的和穿的,她担心的是孙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她说,现在扶贫政策好,不愁吃、不愁穿,生病了也不怕,种茶一年也有几千元的收入,但儿子不争气,孙子又很小,自己年岁已高,又有风湿病,总要老去,以后孙子怎么办?在交流中老人把裤腿拉起,看到她的膝盖关节肿胀变形得很严重,仍然要打理自家的田地和茶园,感受到老人家着实不易。在交待法院驻点帮扶干部多关心老人的同时,我们只能简单安慰几句,带着感动的心离开了老人家。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给他们带来大自然的恩赐。他们都是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乡民,在这方土地上,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了大山里的一片天空。
在回程的路上,我想,虽然他们有的还不富裕,有的还有一些困难,但他们没有失去精神,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依附很少的土地、依靠美丽的山川默默生活。徽州山川秀美,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徽州一部分的富溪新田,更是有着好山好水,有着勤劳善良的人民,有着丰富的资源禀赋,我相信,这里的扶贫之路会越走越宽,富溪会很快富裕起来,新田的生活会更加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