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文体生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铸魂,担当筑梦
作者:凌婕  发布时间:2019-07-19 09:53:52 打印 字号: | |

“满地的梧桐叶,初来乍到的秋天。渐退的发际线,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年前,来自江苏省高院的“奶奶灰”乐队的一曲《宁海路75号》,以其浪漫而不失克制,洒脱而富有责任的笔触,向大众展示了法院人的初心与坚守。


      正所谓机关民谣燃热血,理想信念有人听。相信每一个法科学子心中都有一个法治之梦: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世事洞明,三尺判台能决百讼;人情练达,一方白纸可安万民。那些令人神往的字眼,曾经让我无比信任和崇敬。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这些浪漫的语言在基层司法实践面前显得脆弱而单薄。回首过去的五年,时光驻足在收案与结案之间,停留在庭审记录与文书送达之间。徘徊在卷宗装订与报表信息之间,一边是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和来来往往的当事人,一边是司法公信力饱受舆论的冲击和诟病,基层的法律工作者们忍受着物价对工资的冷嘲热讽,经历着琐碎对心态的严苛考验,品尝着伤病对身体的缠绵热情。


     有人说,残酷的现实如同戈壁滩的狂风,风化着每一份矢志不渝的坚持,冻裂着每一个热血沸腾的信仰。然而,习近平总书记一语点醒失意人:“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于是,有人折返而回,有人坐等云起,有人环顾徘徊,更有人义无反顾……


     他们倔强,对于规则有着孩子般的坚持。我初入法院时的老庭长,扎根基层行政审判事业二十余年,一直保持着最初的棱角与锐气,秉公办案,傲骨如磐。面对民告官难胜的困窘,经受权势和金钱的干扰,他顶住压力遵从良知公正判决。面对新类型案件,他反复查阅法条研究案例,孜孜不倦,一丝不苟。他常说,法院的任何一次屈服和妥协都是对依法行政的巨大阻碍,法官的任何一次失误和偏差都是对公正司法的莫大伤害。


     他们执着,对于困难从不轻言放弃。一次执行通知书邮寄被退回,联系电话为空号,原有住址已拆迁。局长却叩开街坊邻居的门,挨家挨户打听被执行人去向。可当我俩辗转三个小区进入被执行人的院落时,却被三四个人推搡拉扯,出言污蔑。然而局长一边紧紧将我护在身后毫不畏缩,一边反复向当事人解释法律消除误会,终于说服被执行人主动全额履行了义务。路途颠簸惊醒了梦,晚归街道吹起了风。她总说,努力把每一份生效判决兑换成真金白银,才是执行铁军向人民交出的最好答卷。


     他们温情,用法理明辨曲直,用真情点亮人心。立案庭没有控辩双方的针锋相对,没有庭审现场的庄严肃穆,更没有那决定是非对错的一纸裁决。这里,多的是家长里短婆婆妈妈,多的是默默哭诉伤心欲绝,多的是质疑辱骂恶语中伤。在那一次次机智理性的应对背后,一次次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的忍耐背后,一次次将“万丈怒火”变为“冰释前嫌”的化解背后,正是对法律知识的精深研究,对人民群众的司法关怀,对公正司法的坚定信仰。


     从秉公无私的行政傲骨到“江淮风暴”的执行洗礼,再到春风化雨的立案温情,在多岗位的历练中,我逐渐褪去了岁月的浮躁与稚气,沉淀下法律的思辨和理性。法槌起落、案卷翻飞,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平凡的方式诠释着初心,践行着使命。正是他们与日俱增、历久弥坚的司法情结,感动着我的生命,坚定着我的信念。


“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长征漫道,让我们以理想和初心感受公正司法的心率脉动;一肩霜雪,让我们用使命与担当奏响法治中国的华彩乐章!

来源:徽州区法院
责任编辑:钱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