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金秋十月,沿着郁郁葱葱的新安江畔,尽情嗅着扑鼻金桂花香,那浓郁沁人的花香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遥远,似乎回到从前,眼前出现沿江错落有致的木制楼房和长满野草的沙土坝,还有喊着此起彼伏号子声的放排人,绝没有如今笔直整洁的江坝和百花簇拥的沿江公园让人心旷神怡。
回首过去的一年,有收获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满足。法坛上寒暑易节,法槌间的家长里短,是非曲直明断中,街坊邻里的琐碎给自己的法官职业诠释添加更多的脚注,让自己懂得生活的更多内涵,就在这收获舍弃的时间长河里,幸福的充实感也在心间一点点地积淀。是的,打小每个人都想得到更多的幸福,可幸福是什么呢?也许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
小时候的幸福就是盼望着过年,因为那时猪肉食品奇缺,都是凭票供应,加上家里并不富裕,快过年时奶奶和妈妈就买上一个大猪头过年,可以做上不同的菜肴:大葱凉拌猪耳朵、黄豆五香干和碎萝卜加上猪头肉做成的冻冻菜,猪头里的杂碎做成的不同小炒,五花八门,十分丰盛。最开心的时候是临过年的前一晚,烧开热水将猪头煮烂,奶奶催着我们剔骨头,热气腾腾的,一股股香味扑鼻,我和姐姐用筷子、小刀和菜铲子,一遍遍地剔着,有时瞅着奶奶不注意,速速抓上一块塞到嘴里解馋,嚼着香喷喷的猪头肉,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时我由衷地感到自己真的很幸福!
幸福的事情还不止这些,那时妈妈作为剧团的教师常常带着学员去芜湖、上海等地汇演和观摩。那年代奶糖是稀罕物,更别说是上海益民食品厂生产的大白兔奶糖了。生活再拮据,妈妈总是想办法买个一两斤的大白兔奶糖,作过年准备。那时,我既淘气又嘴馋,觉得幸福就是那个惹人馋的糖罐子,朝思暮想。于是常常趁着屋里没人时偷偷地拿上几粒揣进兜里,到学校在同学们之间炫耀,那种幸福的感觉让人眩晕。
时间久了,罐子的奶糖日渐短少,妈妈有所觉察,在含蓄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把奶糖罐挪到了墙壁中央的一个方形凹槽里,还挂起了一块布帘,以为我够不到就会死心。其实,童年心底里那份诱惑有多么的大,就像瘾君子罢手是多么的难。等妈妈一不注意,我便搬着凳子搁在床上,踮起脚上了高处,奶糖还是得手了。最终,在拉锯战式的捉迷藏没有效果的情况下,那罐奶糖仿佛蒸发了,找遍了房间的各个角落也不见踪影,从此,幸福离我而去。
再大一点,觉得那罐奶糖已不是我的幸福了。那时,学校“复课闹革命”,整天读的都是“老三篇”和“老五篇”,似懂非懂,枯燥无味。那时我使劲地想:人还是不长大好,不长大就不用上学,不上学就没这么多痛苦。于是,时常跑到县城南门桥下的河滩上拣鸭蛋。那时休宁西门桥下的下纹溪河水很深,两岸树丛茂密,水波荡漾处鸭鹅成群,一些养鸭户常把鸭群野养在河滩上,细细寻觅会在草丛和沙丘里找到一颗两颗的鸭蛋。我们常去河滩找来河道冲刷留下的干柴之类,在沙滩上挖个沙宕,搭个支架点着火,一会功夫,捡来的鸭蛋就熟了,吃着香喷喷的蛋黄,仰脖望着碧蓝的天空和朵朵白云,在明晃晃的阳光下,感觉幸福又降临了。
那时,剧团隔壁就是古墨巷,中间一段石板路旁的小溪横亘着三条青石条,俗称“三板桥”。三栋大宅子里,住着一个非常要好的小伙伴,叫丁小平,父亲早逝,跟着母亲来到了继父家。小平非常顽皮和聪明,有事没事常到剧团舞台后的大门旁,扯着喉咙叫我。听见他的叫声,我便知道又有“活计”干了—那是我们间的“小秘密”:去古墨巷两旁的废墟堆里翻着土堆和旧砖捡废墟里的铜板和铜钱。铜板是那个一面刻着蒋光头或什么大元帅,一面刻着北洋军阀七星旗那种,可以拿来“打鳖”,就是邀上三五个小伙伴,找一块空地,每人从兜里掏出一两块铜板放在地面上,一人拿着一块用力甩下,在落向地面时几只眼睛盯住,只要铜板翻面就是你的“战利品”。旧铜钱积多了便可以到收购站去卖钱,一角五角不等,卖了钱我跟小平二一添着五,去街市上买糖果和甘蔗吃,每每获得了“战利品”或卖钱买来了糖果和甘蔗之类时,我觉得我们真幸福!
高中毕业时,正赶上粉碎“四人帮”,百废待兴。那时,最大的理想是赶快找个工作来分担父母的劳累和付出。工作要县里统一分配,于是,在家等分配成了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我曾到乡下做过收粮员,到岩寺罗田煤矿一带的山坞里设个收购点,帮助粮站收稻谷。白天还算热闹,到了夜间野外一片寂静,山谷里黑魆魆一片,山谷中不时传来几声夜莺的叫声,在寂寞的夜晚显得十分尖厉。就这样,在黄晕的灯光下,我无聊地打发着时光,心里渴望着县里快下名额好早点上班。盼望着盼望着,终于盼来了县里招工办的通知书,心里顿时溢满了幸福感。
到了厂里一看,心里凉了半截,全是传统手艺作坊,在尘土飞扬中每月要完成几十方产品量,为了赶出口任务白天黑夜加班,十分辛苦,落后的工艺流程跟自己想象相差十万八千里。于是我白天上班,晚上拼命地读书,往往夜读到半夜和凌晨,把已荒废了多年的数理化统统搬出,一遍又一遍地复习着,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以全县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法院。不久,向往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终于盼来了,那时感到自己真的很幸运很幸福!
进法院当书记员,整日里都是记录整理档案、传唤当事人之类的繁琐事情,每天爬起来就是大本大本地速记,伴着那老掉牙的油墨打印机,蝇头小字要一遍遍核对得眼花缭乱,一不小心油墨还会蹭到身上,满手油墨是经常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感觉不到幸福了,心里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坐在高高地审判台上,手握法槌庄严地裁判,那多带劲!于是,我发奋努力,几年下来,同事的称赞、领导的赏识,使我一路高歌,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幸福像花一样环绕在自己的身旁。
担任审判员和庭长后,那时在民庭工作,往返田间地头、走村串户成了常家便饭。从岩寺城区到呈坎、洽舍、杨村乡村一天就一趟公共汽车,而院里就只有一部破旧的吉普车和刑庭提押犯人的一辆囚车,爬山越岭徒步是常有的事。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在民庭常常提倡“办一案连一片”,一下去带上十几个案件,住在农户家,一直办到周末再返回。有次,我跟同事吴春霞到几十里地的富溪乡新田村办理一起山林地界纠纷,上山勘查下村走访,忙乎完已经是傍晚时分,村里唯一一部三轮车去县里进货没回,老天也不争气,下起毛毛细雨,为了赶第二天定在洽舍粮站的一起继承案开庭,我跟吴春霞披着雨披打着手电顶雨冒黑往洽舍赶。黑黢黢的山谷,崎岖不平的山道,我跟吴春霞深一脚浅一脚顶着风雨前行,待到东坑口出山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半了,我俩成了落汤鸡。望着吴春霞缺睡少觉而疲惫不堪的神色,内心里渴望着院里再添部办案新车该多好啊!那几年,虽然办案十分艰苦,但每当一个个案件了结,当事人满意而归的时候,内心充满成就和获得的幸福感,觉得再苦再累也值!
幸福复幸福,幸福何其多。如今法院早已不是往昔,同步录音录像的庭审、科大讯飞智能录音转换的庭审记录、高速打印一体化的智能打印机,还有高铁伴随的办案出差的远行……改革开放四十年给法院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相应的是案件量翻倍增长,酸甜苦辣、哭乐哀愁,人生万象日复一日涌现在法坛前,又让我们有了新的面对。
我想,幸福就像一根魔杖,有一天你觉得抓在手中了,倏然间又从你身旁飘然而过变得无影无踪,然后又使出让你心旌摇曳的伎俩,你欲罢不能。
其实,古人云:心安即福,知足常乐。这些道理浅显易懂,可当幸福来临时我们往往又无法使自己“心安”和“知足”。有时静心细想,幸福就是这样让自己不知所措而又无可奈何。当自己疲倦稍做歇息时,茫然望着远方自问:幸福离我们还有有多远?也许,就在远方,于是稍作休整,我们又奋不顾身踏上了追逐幸福的征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