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法院文化丨时光里的谭家桥
作者:楚伟清  发布时间:2023-04-19 08:37:26 打印 字号: | |

谭家桥镇位于黄山东麓,即东黄山国际旅游小镇。从黄山区城区坐车到谭家桥镇政府仅有27公里,作为从小生活在这座小城里的我,对谭家桥镇自然一点也不陌生。初冬时节,我跟随着黄山区文联“红土地上的绿色崛起”主题采风行的脚步,再次来到谭家桥镇,感受这片神奇的土地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1

叩问谭家桥的历史

谭家桥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中华始祖黄帝,在长罗村黄帝源,仍能够寻觅到黄帝古文化的遗迹。据清朝《太平县志》载:诗仙李白曾访碧山胡晖,并留下传颂千古的诗作《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唐乾元二年(759年)六月,李白去采石时,取道秋浦,顺徽青古道(即隋唐古道),经仙源,专访胡晖。今长罗村碧山村头仍保留着绿柳桥和问余亭古迹。“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李白诗中的白鹇之美,跃然纸上。人们也称白鹇是“白色的凤凰”。当你漫步在悠悠湖畔,湖中有一处“放鹇”飘流岛景观,这一设计灵感就来源于李白求白鹇的浪漫故事。“鹇”亦成了东黄山文化旅游的重要标志。此外,留杯荡、感梓里、白亭等地名的来由都与李白的那次游历有关。

“谭家桥”地名的由来也体现出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西潭到中墩有一片田畈,这里曾经有一个叫谭家庄的村子,是村落中心地带。在唐朝末年,谭氏的一支由江西迁至太平县的三口,又有一支分到了谭家庄。直到今天,谭姓仍是谭家桥的大姓之一。谭家庄与感梓里之间隔着一条麻川河。明朝以前这条河上没有一座石桥,乡亲们过河靠的是简易的木板桥,可是木板桥每年都会被洪水冲毁。在500多年前的明朝中叶,一位名叫谭仩的人为村民建起了一座石桥,名叫八甲桥。谭仩父子卖掉房屋田地,倾家荡产才建成了八甲桥,给麻川河两岸的村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惜八甲桥在明万历年间被洪水冲毁。但谭仩的名字一直为村民们津津乐道,他的义举也一直让人尊敬和怀念。

直到清康熙三年(1665年)胡聘、胡嘉生用四年时间又重建此桥,希望这座桥不要再被洪水冲毁,便改名为“永镇桥”。康熙六年(1668年)通政交河人苏铨(明朝进士、清朝政治人物)作《永镇桥碑记》,称赞此举“与人兴利除害,在补宇内缺陷”。永镇桥建成经历了40多年,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再次被洪水冲毁。乾隆十七年(1782年)崔国光、崔启后、崔上眷重建此桥,改名为“大成桥”。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八甲桥,已经有240多年的历史。八甲桥“惠及一方,兼达于江浙、楚越、川豫、闽广”,历史上也是徽青古道(徽州府至青阳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万名上海知青来黄山茶林场“上山下乡”,带来了知青文化和海派文化。

2

一缕掩不住的阳光

2019年11月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播出一部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为体裁的电视连续剧《掩不住的阳光》。这部剧是根据乔信明、于玲同名小说改编的。乔信明曾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第20师参谋长,与方志敏一样,被国民党军重重围困在怀玉山地区,弹尽粮绝后被捕,后在徐特立的营救下出狱重返抗日战场。

谭家桥战役是这支部队极其悲壮的一战,在这部电视剧中有充分的展现,体现了红军战士们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值得一提的是,1959年7月,时任华东空军后勤部政委的乔信明将军与夫人于玲到黄山疗养,在这里创作了这部40万字的长篇小说。采风这天,我们走进位于谭家桥白亭的先遣队纪念馆,感受到当年触目惊心的谭家桥战役的故事场景。

我们来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粟裕将军墓。这里的地名叫白亭,古时因李白经过此地登黄山而建太白亭,因而叫白亭。纪念馆内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陈列先遣队战士曾用过的生活用品、战斗武器和信件等,再现了谭家桥战役的历程和红军英雄的风貌。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被喻为“长征路上的第一缕红飘带”,是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和序曲。为了以向东行动吸引敌军,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保护红军主力西去突围长征,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作出了巨大牺牲。

1934年11月19日,寻淮洲率19师先行出发,经怀玉山向浙西前进。几天后,方志敏、刘畴西等人率红10军团主力踏上征程。11月下旬,红10军团主力向浙皖边前进,12月10日,在黄山区汤口镇的程家祠堂(今汤口中心小学),与先期到达的第19师会合。几天之后的12月14日,红军与国民党追剿军在谭家桥石门冈一带展开了激战。红19师师长寻淮州在冲锋中身先士卒身负重伤,后在向泾县转移途中牺牲。红七军团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刘英等8名师级以上干部负伤,87团团长黄英特阵亡。谭家桥战役虽然以失败而告终,烈士的鲜血染红了石门山水,但是红军的英雄气概磅礴于黄山南北,并在皖南大地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多少年后,粟裕大将仍久久难忘谭家桥战役,并留下遗愿,去世后将部分骨灰撒在曾经战斗过的谭家桥土地上,与死难的战友们永远在一起。

我们来到聂家山和南山。走进聂家山,让人感觉这是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到处可见农家的外墙上画的墙画。《打不死的刘奎》《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游击队体裁非常吸人眼球,让人追忆那份聂家山独有的红色记忆。村子里有10余株树龄在500年以上的野生红豆杉,这可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据说,聂家山的野生红豆杉林有近一百亩,总数超过了5000株。

我们从聂家山沿着狭窄弯曲的乡村道路翻过一道山岭,来到南山村。南山是东黄山村的一个村民组。这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很难想到有人会独自走进这样的大山深处。这里一座砖木结构的老宅门旁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中共南山支部 中共太平县临时委员会 黄山区境内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诞生地”字样。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派组织员刘震到徽州指导建党工作,同月在菖莆田、南山和高山一带建立3个党支部,发展党员32人。南山党支部12名党员在皖南山区率先扛起了革命红旗,迎来了黄山区党组织的发展高潮。

3

凤凰展翅欲高飞

黄山有东南西北四门,汤口在南、焦村在西、耿城在北,而谭家桥在东,黄山之东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开通登上黄山景区大门的乡镇。这几年,古老的八甲桥见证了这块土地发生的惊人嬗变。《谭家桥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以“文化旅游、融合创新”为特色,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示范区、国际一流山水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由北京城建集团旗下香港上市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小镇基础设施PPP项目建设正在逐步推进。2022年10月10日,东黄山国际旅游小镇首期工程悠悠湖文旅街区完成后,这里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成了一处游客蜂拥而来的网红打卡地。

谭家桥对外交通越来越便捷,合铜黄高速与芜黄高速在这里汇聚,黄山旅游轻轨项目已经正式立项,这条轻轨全程总长45公里,从黄山北站出发,经西溪南古村落、潜口古民宅、呈坎景区、富溪、黄山风景区等,终点至黄山东大门谭家桥镇。黄山东部是一处未被开发的处女地。根据《黄山风景名胜区东海景区详细规划》,东海景区规划面积44.52平方公里,共设置景点61个,将形成福固寺、石门峡两个景群,石门探幽景线、天游寻仙景线、林泉十渡景线三条景线。黄山东大门索道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这条索道线路水平长度约6308米,设上中下三个站点,运行区间从石门峽白亭至十八罗汉峰东北侧,最大高差约1200米。

很多年以前,我到了谭家桥中心学校,那时候校址在凤凰山脚下,校长汪正亚指着学校后面的大山对我说,凤凰山的山形像一把太师椅,从远处看,这座山像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走进悠悠湖文旅街区,不度光民宿、栖云广场、漂浮岛、旋木白乐园、九曲花廊、时光塔等点缀湖畔,让我们看到谭家桥未来美好的前景。登上丰大国际温泉度假区浩瀚天下主楼十二层顶楼观景台,80多年前谭家桥战役战场一览无余,让我真正感受到这是一片红色的热土,充盈着一种英雄的气概,感受着它的未来不可限量。谭家桥将成为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而现在正是它高歌猛进的起航点,正像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美丽凤凰,熠熠闪光,璀璨夺目。

来源:黄山区法院
责任编辑:于鑫